第二十六章 杏林惊变(一)
现如今,盘尼西林的价格甚至超过黄金。贾大壮翻遍全身,一个大子没有,把目光转向了薛蕃和赵医生。他们都难为情地摇摇头。
“没钱买就硬抢,我跟乌老爹一起去。”薛蕃斩钉截铁地说。
“现在盘尼西林堪称最重要的战略物资,日本人管控一定很严,你想硬抢?”贾大壮不以为然摇了摇脑袋。
“没钱买,又不能硬抢,你说该怎么办?”
“办法是想出来的,你们这样争执有用吗?”赵医生正要继续解劝,被林若玉打断:“我有办法。”她有气无力地说:“赵姐留下给我帮忙,你们都出去吧。”
“估计你们早饿了,我还有点**面,足够贴一锅饼子的。”乌孝进首先出了屋子,薛蕃、贾大壮二人跟在了身后。
这时二人才发现,茅屋紧贴后墙,是一间一漫坡的偏厦子。这是厨房,乌孝进弯腰进去。
贾、薛二人就站在了偏厦子前。
“贾大壮,虽然你未来得及立下那个字据,请你别忘了曾经立下的誓言。”薛蕃望着不远处的一片杏树林。此时正值麦收季节,数十棵杏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杏,就像一盏盏小灯笼似。
贾大壮先是一愣,很快反应过来。也是双眼紧盯那些杏树,咽下一口酸水,“你放心,一旦乌老爹买回了盘尼西林,林小姐伤情好转,即使你不撵我,我也会马上离开的。”
他表面上貌似非常平静,内心却如同一团火在烧。雷爷是整个天津唯一掌握他真实身份的人,如果真的牺牲,不要说完成“锄草”计划,天津市委的追杀他都难以应付。
“你们进来吧。”屋内传来赵医生的呼唤。
薛蕃迅速转身,几步便跨了进去,贾大壮也随着进了屋。二人看到,赵医生手中正拿着一根金项链端详。
“赵医生,这哪来的?”薛蕃兴奋得双眼放光。
“我娘留给我的唯一纪念品。”林若玉依然苍白着脸说,“整天跟鬼子斗,我怕丢了,就缝在了内衣里。”
“你娘留给你的唯一纪念品?!”薛蕃劝阻说,“不能卖呀!”
“救命要紧,哪还管得了那么多。”林若玉**起来,薛蕃不敢再引她说话。
“有了这东西,足够买一盒盘尼西林的了吧?”贾大壮看着赵医生。
“现在盘尼西林什么价,一盒?能换回一支针剂就不错了。”
“一支能管什么用?”薛蕃大失所望。
“林小姐从来未用过盘尼西林,据我估计,半支足够了。”赵医生安慰众人,扭头望了一眼:“乌老爹人呢?”
薛蕃正要出门去找,乌孝进推门进来。
“有了这东西就好办。”乌孝进交待众人,“饼子过会就熟,还有近二十里路要赶,我得赶紧出发了。”接过金项链转身就要走,赵医生叫住了他。
“乌老爹,日本人对盘尼西林这类药,管控极严,日军占领区你不能去;据我了解,法租界只有‘至仁药房’一家有的卖,虽然是德国人开的药店,但不可能不被日本人关注,所以您要见机行事。。。”
“过去俺好歹跟着太老爷、老爷走南闯北几十年,还不懂得这些?你们静等佳音就是。”乌孝进不以为意,乐呵呵出门走了。
薛蕃望着贾大壮:“怎么又跟你们的赖管家一个德行,靠谱吗?”
“赖管家怎么了?如果没有他的帮助,咱们能成功炸掉鬼子实验基地?”躺在赵医生怀中的林若玉,拿眼瞪着薛蕃:“闭上你的嘴。”
平日里,薛蕃对谁都是三个不平,八个不忿,唯独对林若玉的话是噤若寒蝉。
过了片刻,薛蕃嗫嚅着说:“为了安全起见,无论如何,咱们不能总在这儿待着。”
贾大壮也有同感,让薛蕃背起林若玉,众人躲进了后面的杏树林。
赵医生是第一次见到这地方,立刻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,林若玉的伤情也似乎好转了许多。
薛蕃摘了一堆的麦黄杏,众人开始大快朵颐,把乌孝进贴在锅里的玉米饼也给忘了。
正吃着得劲,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脚步声。
光顾着吃杏,竟把安全丢掉了一边。贾大壮暗暗自责,从地上一跃而起,正要拔枪,却看到两个人鱼贯着从林外走了进来。为首的男子,三十上下年纪,一身雪白的杭绸裤褂,手中拿着一把湘妃竹的折扇。十足十一副土财主打扮。跟在他身后的一人,一身灰色土布衣服,却没有补丁,显然是土财主的跟班。
看到正在吃杏的众人,男子先是一愣,紧接着问:“你们吃得倒高兴,给钱了吗?”然后四下张望:“老乌头呢?我是叫他看杏园子的,他倒好,跑得不着影子。”
这是乌孝进的东家到了。贾大壮陪着笑脸说:“乌老爹进城办事去了,让我们帮他看会园子,他很快就会回来。”
“让你们帮着看园子?真是笑话。”东家看着满地的杏仁,心疼地说,“你们这是看园子的吗,明显就是贼!”
“你骂谁是贼?”薛蕃抽出了腰间的枪,指向了土财主。
“土匪来了,土匪来了。。。”估计这位土财主没少跟土匪打交道,飞快转身,便往林子外面跑,那名跟班也挺机灵,紧紧跟在了身后。
要是让他们成功逃脱,招来了鬼子,后果不堪设想。薛蕃举枪便要打,被贾大壮呵止:“不能开枪!”几个跨步便到了土财主的身后,一个扫堂腿,土财主嘴啃泥趴到了地上。
几乎同时,薛蕃也追上那名跟班,一个前扑,抓住他的脚脖子,扯翻在地。
分别将二人腰带抽下绑好,拎回到杏林深处。刚放到地上,土财主迅速翻身跪到地上:“好汉爷,饶命!饶命啊,好汉爷。。。”
“我们不是好汉爷,也绝不会要你的命。”总是吃杏,到底扛不住饿,折腾这一大气,贾大壮有气无力坐到了地上。吩咐薛蕃:“还是把乌老爹贴的玉米饼子搞来吃吃吧。”
“玉米饼子哪是人吃的呀!”土财主讨好地说,“我带你们去天津城迎宾楼,鲍鱼,海参,扇贝各位好汉爷尽可造个够。。。”
“闭上你的臭嘴,信不信我一枪崩了你!”薛蕃掂了掂手中的枪,转身往茅屋方向走去。
土财主看出贾大壮比薛蕃好说话得多,等他走远了,跟贾大壮商量:“我是三代单传,如果今天我死了,我爹、我爷都活不了,还请您高抬贵手放了我吧。”
按贾大壮的心思,真想把这两个累赘放了,但理智告诉他,绝对放不得。
土财主见软的不行,脸色突然阴沉下来:“你们知道我是谁?竟敢绑架我!我姐夫是法租界巡捕房的金警长!要是让他知道你们绑了我。。。。。。“
他竟然是金贝森的小舅子?自从那天金贝森帮助他们营救赵医生和林若玉二人,至今不知他的生死。终于找到可以打听的人了。
贾大壮刚要询问,赵医生用眼神制止了他。
“闭嘴!“赵医生厉声喝止,“再多说一句,我现在就给你一刀。“她把薛蕃送她防身的匕首在土财主眼前晃了晃。
土财主顿时噤若寒蝉。这时薛蕃端着个破簸箕回来,里面十几个焦黑的玉米饼子。
“锅都差点烧穿,就成了这样。“他没好气地说。
贾大壮掰开一个饼子,焦糊味扑面而来。林若玉虚弱地摇摇头:“我不饿。“赵医生却接一块,仔细剥去焦黑部分:“你体质太虚,好歹要吃一点。“
突然,远处传来犬吠声。贾大壮猛地站起身:“鬼子的军犬!“他快步走到林边张望,只见一队日军正沿着田埂向这边搜索,领头的军犬不时低头嗅闻。
“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?“薛蕃握紧了枪,拿眼瞪着贾大壮,“肯定是你那位乌老爹干的好事。”
“没时间求证了。”贾大壮迅速退回林中:“先把这两个人藏起来。“他和薛蕃拖着土财主和跟班,塞进围着杏林的一处荆棘丛——那是防备有人偷杏的。
“听着,“贾大壮压低声音警告,“敢发出一丁点声音,首先死的就是你们。“
军犬的吠叫越来越近。林若玉强撑着站起来:“你们快走,别管我了。“
“不行!“薛蕃一把扶住她,“要死一起死!“
贾大壮环顾四周,突然注意到一棵粗壮的老杏树。“上树!“他当机立断,“赵医生,你能爬上去吗?“
赵医生点点头。先要将林若玉弄上树,薛蕃在下面推,贾大壮在上面拉。安置好林若玉后,赵医生也爬了上去。贾大壮和薛蕃则分别藏身于相邻的两棵树上。
刚藏好身形,军犬就冲进了杏林。五名日军紧随其后,警惕地扫视着四周。军犬在树下转了几圈,突然冲向藏着土财主的荆棘丛,狂吠不止。
“出来!“领头的是一名日军少尉用生硬的中文大喝。
荆棘丛一阵晃动,土财主颤巍巍站起身:“太君饶命!我是良民啊!“
“良民?”少尉怀疑的目光盯着他,“良民怎么会被人绑上?”
“俺家招了土匪,要不是太君及时赶到,俺们就被撕票了。”
少尉一脚将他踹倒:“还有一个人呢?“
跟班也被拖了出来。两人跪在地上连连磕头。
“你的撒谎!”少尉拔出军刀压住土财主的喉咙:“说,有没有看到几个受伤的支那人?“
“没,没有。。。。。。“土财主话音未落,军刀已在他的咽喉上划出一道口子,鲜血顺着脖子流下。
“我说!我说!“土财主彻底崩溃,大声哭喊,“他们在树上!都在那棵树上!“
